交誼境及聯境

民國110年10月14日 : 開基玉皇宮和新營太子宮互結友好成為交陪境

創建於1688年的新營太子宮是全台太子爺的祖廟之一;在太子爺信仰還不像現在這麼風行的年代,同於農曆九月九聖誕的南北斗星君香火最為鼎盛,時勢遷移,在年輕人對太子爺信仰高度認同的推波助瀾下,農曆九月九日已是太子爺天下,令南北斗兩老人家「不勝欷歔」。但兩家主神明同日聖誕的開基玉皇宮和新營太子宮,昨天宣布互結友好,開基玉皇宮管理委員會諸執事一行專程至太子宮向太子爺祝壽,太子宮正式成為玉皇宮交陪境。


開基玉皇宮肇建於1670年,根據新營太子宮的記載,太子宮創建的年代是1688年,兩家同為三百多年的老廟結盟,主任委員許清標表示,這是非常珍貴的記錄。只是過去一家在北台南,一家在南台南,雙方沒有交集,去年在同為兩廟志工的林財源牽線之下,太子宮在玉皇宮庚子年祈安慶成五朝建醮時曾惠贈匾額,是雙方結盟的開始。今年太子爺聖誕日,太子宮管理委員會執事親送大帖邀請玉皇宮前來祝壽,象徵互結交陪情誼的進一步深化。

在府城及五條港廟宇之間互相結盟往來,皆以境名相稱,俗稱「交陪境」,「交陪」是指互相往來結盟酬神之意。

此種交陪亦分等級類型,如是誼廟性質,遇神明聖誕則致贈花圈以示慶賀。

如是交陪境者於每年各廟主祀神之聖誕前夕,各交陪境 需前往祝壽,俗稱「插燭」,並有設平安宴款待,如遇交陪境廟宇有重修或是建醮 等大事時,與之交陪境的各廟宇則需襄贊慶典費用或贈送神桌、燭臺與匾額等器物。

資料來源 : 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85期(學術文摘)五條港區的廟境與聯境組織

資料來源 : 本文(表)內容摘錄於臺灣文獻第三十卷第四期

「境」,指的是土地的疆界,「聯境」則是指由若干境所結合成的組織系統,其最原始的目的,是為了團結民間的力量,維護地方的安全。府城的境,始於清朝時林爽文事件,而於嘉慶年間逐漸成熟,道光年間清廷所實施的「清莊連甲」政策,可視為「聯境」制度的開端。

鴉片戰爭爆發後,總兵林向榮帶走府城的營兵義勇北征,致使府城城防陷入空虛狀態,巡道姚瑩、總兵達洪河,迫於無奈,只好將城內分為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段,設總簽首,藉著聯境的力量,來守衛府城治安。當時,東段二員,一轄「六合境」,一轄「八協境」;西段二員,一轄「六和境」,一轄「六興境」;南段一員,轄「八吉境」;北段一員,轄「十八境」;中段一員,轄「廿一境」。

除此五段,在大西門外、小西門內,亦設有聯境,小西門內一員,轄「四安境」;大西門外二員,南一段轄「三協境」,北一段轄「七合境」。

加起來總共十境,成為府城城防的主力,一直持續到光緒20年(1894),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才終止。

10個聯境以角頭寺廟作為簽首,負責聯繫協防的工作,在當時發揮了極大的功效而[聯境]這個名詞可以說是台南市的一大特色,歷史擔負起府城防禦任務,當時廟宇以地理環境與境民之間情感,結合成為聯境組織,除聯誼情感外並成為城防工作的基本力量。 府城各聯境及協防區域說明如下: